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中外健身产业对比健身市场的现状与格局
中外健身产业对比健身市场的现状与格局中国的健身产业正处在大爆炸前夜,中国的健身产业经过了这几年的波动之后,随着外部用户需求的不断上升,正在重新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说起中国的健身产业的开端与发展,就不得不首先提到两个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这两个比较关键人物,或许中国的健身又是另外一种开端了。
事实上,相比于美国发达的健身产业,中国的健身习惯与消费要晚的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一种运动的兴起,中国人才终于开始萌芽起了健身意识。
上世纪80年代,健美操这种运动开始被引入中国可以被视作中国健身的开端,在这里,龙猫君有必要简单描述一下健身操。
据公开资料记载,健美操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这个国家喜欢用跑跳、投掷、柔软体操和健美舞蹈等各种体育项目进行美的训练,他们可以说是很早提全面发展的国家。因为他们提倡用“体操锻炼身体,音乐陶冶精神”。
而与此同时的古印度,也在流行另外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那就是古瑜伽术,与健美操不同。它讲究的却是把姿势、呼吸、意念结合起来,通过健身、调息、调心运用意识对肌体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达到健美身心,延年益寿的作用。
而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那就是提倡体操与音乐的结合,这些元素都为真正的现代健美操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已经形成了许多健身操流派,但是对于推动现代健身操的大发展有两位关键性人物。
一位是美国太空总署的医生库帕博士,他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为太空人设计必须的体能训练内容,就已经有了现代健身操的萌芽的感觉。
而真正让健身操成为一项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的,则不得不归功于一位传奇人物,那就是著名的影视明星简·方达。这位传奇的影视明星简·方达,她拥有是多重角色,她既是一位伟大的演员,多次获得奥斯卡。
但同时她也是一位崇尚美丽的健美大师,她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对于健美操在全世界推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书籍《《简·方达健美术》》,从此健美操开始席卷全球,在全世界传播和推广开来。
也正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简·方达的健美操开始被引入中国。中国的街头开始出现了以器械为主的健身房和以健美操为主要内容的跳操房。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健身产业开始有了开端。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中国的时期的健身项目还非常的单一,只有健美操和器械为主的健身房,整个产业都处在起步阶段,而那个时候健身也只流行在极小的圈子里。
中国人的健身意识还处在起步与萌芽阶段金沙乐娱场。而当时的场馆最大的也不过只有数百米,人们健身的目的不是健康的需求,而是追求的身材的柔美。
这中间又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此时中国已经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除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外,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需求,这个时候马华的“健美五分钟”使得健身操迅速在中国开始普及。
出身于1959年的马华,应该在中国健身产业的发展史上记下浓厚的一笔。早年就读于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她,先是参军入伍,后来退役后开始涉足健身行业,之后通过中央电视台“健美5分钟”栏目,使得大众健身操在群众中得到了迅速和广泛的普及。
1991年至1998年间,马华在月坛健康城担任健身操教练。三年后,马华成立了自己的俱乐部——马华健身俱乐部,马华既是教练员,又是经营者,她的俱乐部里女学员的人数,在北京健身俱乐部中名列前茅。马华健身因此成为了京城健美行业的一面旗帜。
1999年起,马华在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开办了10家分部,使马华健身体系在其他省市得到了推广。
但是让人惋惜的是,在中国健身产业迅速爆发成长的今天,马华已经没有机会看到了,她于2001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不得不说,简.方达和马华对于推动中国健身产业的诞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不可遗忘的两位人物。
除了两位重要对中国健身具有推动意义的人物,回看历史,对于中国健身产业而言,199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1995年的6月20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个纲要的颁布对于推动我国居民健身习惯的养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健身开始真正走入大众视野。也是这个时期,我国健身产业开始1000平米以上健身俱乐部,但是这个时期,依然没有诞生比较大型的健身连锁品牌。
与此同时,由于2003年受到SARS 事件的影响,在这外部因素的刺激之下,中国健身开启了极速前进的浪潮。
在这一时期,日后在中国健身产业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的浩沙健身、一兆韦德、青鸟、英派斯等健身俱乐部开始走上中国健身的历史舞台,也是在这时期开始了快速扩张的路线,国外的健身品牌也抢滩中国,中国健身产业开始进入到黄金发展期。
但是好景并不长,在10年前后,中国健身俱乐部曾经在有一段时间陷入到固定成本高、关店频繁的时期,此后数年,健身产业开始陷入到低谷。
2014年-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过去认为已经变身为传统产业的健身行业开始出现新的玩法,随后几年类似于乐刻、超级猩猩等新业态的健身模式开始兴起。
尤其是在以90后为核心的主力健身人群开始登上消费舞台之后,健身产业又重新开始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新兴产业,各路资本也开始纷纷涌入,中国健身产业又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前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中国健身产业的简略状况与起源开端,让我们重新从商业角度再来看看健身这个产业链。
对于健身这个产业而言,其产业状况的良好程度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美国做为经济大国,其健身产业一直居于全球前列,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全球健身市场中,美国、英国、德国居于前列地位。
这里重点要介绍一下美国健身市场,美国是世界上健身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在健身产业的关键数据上居于领先地位。其所属的市场是目前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娱乐市场金沙乐娱场。
在90年代中期,美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金,2010年的时候已经可以占据国民总GDP的百分之3。
1 市场规模;2 会员数与健身俱乐部数量;3 关键的人口渗透率指标;4 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程度。
据公开市场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俱乐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亿人民币的规模,会员数达到了1.45亿。
在市场规模上该国市场约为1800亿(人民币),拥有超过35000家健身俱乐部,美国持卡健身俱乐部会员数达到5570万人,占其总人口规模约为17%,所以其核心指标渗透率约为17%。
该市场居于领先地位的是健身巨头life time fitness,其市场占有率超过5%,年营收规模超过12亿美金,它在2015年则刚以40亿美金的价格被私有化。
全球市场上来看除了美国之外,英国与德国也是中国市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市场,通过上面的几组数据指标,我们来了解下他们:
英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健身市场,拥有会员数量约为830万,收入约67亿美金,拥有俱乐部数量约为6000多家,全国渗透率约为9.7%。
德国市场则是全球第三大健身市场,拥有会员数量908万,收入约为62亿美金左右,整体渗透率为14.6.。
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健身市场,其市场渗透率都已经能接近全国人口的10分之1,而美国更是达到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健身的渗透率。
只要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健身市场,与全球领先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下面龙猫君用一张表格来对比下全球几个市场之间的数据与市场规模大小的差异:
1 中国健身俱乐部会员数量与日本差距数约为20多万会员数的差距,但在整体收入上日本营业收入却为中国营业收入的2.5倍左右,显示中国本土健身俱乐部在人均消费比重上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和提高空间。
2 在会员渗透率上中国健身俱乐部与世界领先水平之间差距巨大,而渗透率高低一方面与健身意识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有关联性,但是另一方面也与健身价格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有极大关系,如果中国健身俱乐部能进一步推动更多平价与低成本健身服务,健身渗透率有望能够进一步提升。
3 在会员APRU值来看,与我国的近邻日本相比,日本平均会员APRU值可以达到1240美元,而中国的APRU值则为536美元,这中间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
综上所述,中国的健身市场虽然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相比于全球领先市场而言,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中国的健身市场是一个链条完整,有着体系化建设的一个产业,而所有与健身相关的产业我们统一称之为健身服务业。根据公开资料的定义健身服务业是市场经济条件育活动社会化、产业化、消费化的产物。他以体育健身项目为中介,为参与者提供满足各种健身需求的服务。
健身服务业按照经营的性质可以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商业性三大类别。商业性健身服务业主要是由各种商业俱乐部组成,按照经营特点和经营类别,我们可以把健身俱乐部分为以下种类别:
目前由于用户健身习惯还没养成,所以在一线城市明显优于二线城市,但健身习惯随着社交媒体的扩展,正在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渗透金沙乐娱场。目前大型健身连锁基本都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能接受的健身产品的价格也有很大差异性。
观点2 这个行业依然是一个重资产驱动的行业,其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且行业整体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一家小型健身俱乐部的投入约在30-100万左右投入,中型健身房的投入大约在100-200万左右,大型健身房在200-500万左右。
综合计算下来,一般的健身俱乐部在完整的收入扣除具体各项开支后的毛利在30%左右,而如果固定成本管控略不严格或者第二年会员收入续费率下降,是非常容易亏损的。
而最终事实上展现的现状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健身俱乐部整体能够盈利的20%左右,勉强打平大约为20%,剩下的基本都处于整体亏损的状态。
行业最近几年来虽然得益于整个消费市场,但受制于原有的成本结构以及商业模式的限制,导致整体依然处于亏损状态,而美国的健身产业链条分工明确,上下游完整,并且拥有强大的内容输出与品牌运营能力,在用户的持续续费环节做的非常出色,导致营收持续上升。
跟中国其他消费服务行业一样,健身这个行业也面临着成本大幅度上升,人力成本攀升,整体行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化程度和优秀的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尤其在优质的健身教练供给,以及专业化的健身房运营人才和职业经理系的不完善。
导致目前这个庞大产业还没能够产生向国外的连锁健身品牌,但是从未来来看我们依然非常看好这个与体育、健康、大消费甚至文化形成交叉的产业的发展。
分享群体和竞技赛事版权资源,共享场馆小镇园区综合体资源,畅享体育培训健身旅游资源,提供赛事运营组织策划、体育培训健身指导、体育小镇场馆园区综合体等规划咨询,打造全方位全产业链体育文化产业休闲服务创新发展平台。